人不会无缘无故患上糖尿病!专家发现:患糖尿病,多半爱干这8事
她刚满42岁,体检报告上的“糖化血红蛋白7.2%”让她愣住了。她一脸疑惑地问:“医生,我没吃太多糖啊,怎么就得了糖尿病?”她并不知道,糖尿病,往往不是“吃糖”吃出来的。
她刚满42岁,体检报告上的“糖化血红蛋白7.2%”让她愣住了。她一脸疑惑地问:“医生,我没吃太多糖啊,怎么就得了糖尿病?”她并不知道,糖尿病,往往不是“吃糖”吃出来的。
朋友們,你是不是也曾经纠结过:到底早上运动好还是晚上运动好?有人说晨练减脂效果好,有人讲晚练促进睡眠,各种说法众说纷纭。
去年体检,医生拿着我的报告皱眉头:“你这胰岛素抵抗有点明显,再不管,下一步可能就是糖尿病了。”我当时没当回事,觉得自己才30出头,不胖不喝酒,怎么会有这问题?直到后来经常觉得累,吃点东西就困,才开始慌了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28岁的小玲(化名)带着厚厚的病历本,从外地辗转来到上海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。那时的她身高161cm,体重却有150斤。
这个问题在60岁以后,答案往往变得复杂。随着年龄增长,人的睡眠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,不少老年人开始出现入睡困难、夜间频繁醒来、凌晨早醒等问题,反过来又促使部分人下意识地“补觉”或延长夜间睡眠时间。
“坚持每天吃早餐”这句话听起来没错,但如果吃错了,不如不吃。特别是很多人早上为了图省事,随手抓两样“看起来没毛病”的东西,却悄悄为自己的血糖埋下了隐患。
如果身体健康,没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人群,早晚运动没有太大差别。
如果身体健康,没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人群,早晚运动没有太大差别。
真正经历过糖尿病并发症折磨的人才知道,它不是慢性病,而是慢性折磨。眼睛瞎了、肾衰竭了、脚烂了截肢了……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无数家庭正在经历的现实。
情绪压抑,为什么会成为加速衰老的“头号杀手”?这不是心理学的范畴,而是扎扎实实的生理问题。情绪压抑会持续刺激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轴(HPA轴),造成慢性激素紊乱。这套轴系统,是人体应激反应的“中控系统”。
癌症不是凭空砸下来的雷,它有方向、有目标、有偏好。我们在门诊看多了,越来越清楚一个现实:癌症不是随机的,它专挑某些人下手。你可能觉得自己“身体挺好”,可你身上,有没有这7个特征?有的人,不幸的是,占了好几个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请知悉。
PCOS是女性常见内分泌代谢的困扰,根据鹿特丹诊断标准,全球育龄女性得PCOS率10%~13% ,中国约7.8% ,超重/肥胖女性中高达28.3% ,超半数PCOS女性合并超重/肥胖,且比例逐年扩大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有研究团队解剖了681位糖尿病死亡者的遗体后,发现这些人身上竟然都出现了三个惊人一致的特征,而这些特征,大多数人活着时根本不当回事!
你以为每天吸烟才是健康的终结者?其实,你可能正在做着比抽烟更“致命”的事情,还自以为无害。现代人的健康杀手早已不是单一的烟草,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自带“慢性自毁程序”的行为模式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声明: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,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,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医生诊断。如感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长期睡眠质量差,会大幅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,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。
控制血糖也是这样。就像我经常跟过度降糖的糖友说的一句话:一次严重低血糖事件,对身体造成的伤害,会抵消你一年的控糖成果。